向陽,本名林淇瀁,台灣南投人,1955年 5月 7日生。

就讀廣興國校時期開始閱讀課外書籍;就讀鹿谷國中時,於13歲開始寫詩,並發表作品;進入竹山高中後,於高二創辦「笛韻」詩社,並主編《笛韻詩刊》,高三擔任校刊主編;大學就讀中國文化學院東方語文系日文組,大三時擔任「華岡詩社」社長,開始大量發表詩作,崛起詩壇;大四出版第一本詩集《銀杏的仰望》,從此創作不斷。除詩之外,兼及散文、兒童文學及文化、政治評論。迄今為止,出版有詩集11種、散文集10種、兒童文學集6種、詩作英譯集2種、詩作日譯 1種、文化評論集5種、其他類論述2種。

1977年入伍服役,兩年後退伍,進入社會,先任海山卡片公司撰稿文案,後任《時報周刊》主編、《大自然》雜誌總編輯、《自立晚報》藝文組主任兼副刊主編、《自立晚報》總編輯兼政治經濟研究室主任、《自立早報》總編輯、《自立早報》總主筆兼海外版《自立周報》總編輯,迄1994年自立報系易手經營,總計在媒體服務14年。

擔任《自立早報》總主筆兼海外版《自立周報》總編輯期間,以在職生身分考入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班就讀(1991),取得碩士學位(1994),同年考入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班,從此由媒體領域轉入學術領域。

編輯生涯其後以編選台灣文學選集持續,從1981年迄今,所編選集計有詩選集15種,散文、小說、報導文學選集13種,雜類選集7種。此外,另有翻譯日本作家文學類創作3種,日文相關台灣研究論述3篇。

就讀博士班期間9年(1994-2003),曾先後擔任靜宜大學中文系專任講師、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專任講師,並於政治大學新聞系、輔仁大學新聞系、台灣文化學院大眾傳播系兼任教職。2003年取得博士學位、副教授證書後,受聘於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暨民族發展研究所;2004年受聘於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;2006年受聘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所﹝2007年更名臺灣文化研究所﹞,2008年8月,擔任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,現為該所專任副教授。學術研究論文及專書著作累積有40餘種。

在社團與相關社會服務部分,曾任南投縣文化基金會董事、民主人同盟副理事長、行政院政務顧問、中央廣播電台董事、國家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委員會委員、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秘書、財團法人公共電視基金會董事等職。現兼吳三連獎基金會副秘書長、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、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諮詢委員、公益信託葉俊麟台灣歌謠推展基金諮詢委員。

文學社團、刊物部份,除早年主編《笛韻》詩刊(1971)、擔任華岡詩社社長 (1975)之外,其後加入《詩脈》季刊 (1976);創刊《陽光小集》( 1979)、任發行人(1982);參與成立「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小組」(1987);發起組織「台灣筆會」(1987)、任副會長(1990);參與成立「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在台作家聯誼會」(1988)等。

文學創作獲獎紀錄,有《詩潮》創刊紀念獎 (1977) 、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(1977)、吳濁流新詩獎 (1978)、時報文學獎敘事詩優等獎 (1980)、青年文學獎 (1983)、國家文藝獎 (1984)、美國愛荷華大學榮譽作家 (1985)、南投縣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(2003)、榮後台灣詩人獎(2004)、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(2007)、教育部「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」(2009) 、金曲獎傳藝類最佳作詞人獎(2012)等獎項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nsta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